商会资讯 行业资讯

重庆开展“为妈妈奔跑”公益亲子活动 让孩子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

发布时间:2017-04-10



  

  为妈妈奔跑仪式启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陈鹏 摄)

  央广网重庆4月9日消息(记者陈鹏 通讯员丁皓杰 齐希睿)今天下午,重庆市 “为妈妈奔跑”大型公益主题亲子活动在渝中区大溪沟人和街社区拉开帷幕。来自人民路小学的几十位小朋友和父母一起,采用了短途负重跑和亲子互动的形式,让孩子及家长体验孕期妇女生活中的困难,感受母亲的辛苦,增强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改善家庭关系,以及在活动氛围中增加居民互动,促进社区融合,打造和睦的社区文化氛围。

  此次活动是由重庆市江北春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渝中区大溪沟街道、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发起,整合了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教育团队和大溪沟街道全体专职社工力量,在人民路小学密切配合下,通过打造“三社联动”模式,即社区、社工机构和社工之间的联动整合,发动社区志愿者,集结多方力量,专门针对人民路小学学生中居住于大溪沟街道的青少年家庭所开展的一次生命教育社区亲子活动。

  重庆江北春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并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教育团队合作,从2016年9月开始,在渝中区的打工子弟学校——人民路小学为三个班级的学生开展生命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如律动、绘本故事、互动游戏、情景扮演、图画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换位思考、体验生活。生命教育启发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给每个人的心灵一个温暖的港湾,生命教育就这样在温暖与关怀中引发生命的启迪。生命教育就像朦胧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平淡的生活中“以生命影响生命”。

  本次活动主题是“为妈妈奔跑”,采用了短途负重跑和亲子互动的形式,让孩子及家长体验孕期妇女生活中的困难,感受母亲的辛苦,增强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奔跑途中设置了三个趣味小游戏,第一个小游戏“护胎过横梁”让参与者体验到了孕期妇女弯腰的困难,第二个游戏“知识大问答”丰富了孩子和家长的孕期知识,第三个游戏“妈妈大选购”中孩子们挑选了三种适合孕期妈妈的食物,三个小游戏不仅让参与者体验了孕妇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了孕期常识,更让孩子和家长在互动中增进了亲子关系。

  活动选取了大溪沟街道的人和街社区和罗家院子社区中居民日常经常出入的路线,让参与者负重装水的气球,体验到孕期妇女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孩子和家长穿过了忙碌的街道,走下了狭窄的楼梯,体验了孕期妈妈真实的日常生活。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一个幼小又充满希望的小生命就这样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准备着来到人间,也许在下一个天亮,这个小生命就会熟睡在襁褓里、行走在街道上、奔跑在公园中。也许在这次社区活动前,日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并未发现社区街道上的某些风景,但在这次活动中,他们终于有空去看看干净宽敞的街道、闻闻春意盎然的花草、听听车水马龙的声音,甚至连走在街上的人群都亲切熟悉了许多。

  奔跑结束后,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了想对父母说的话,稚嫩的笔迹、真挚的脸庞,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爸爸妈妈深切的爱意和感激。人民路小学三年级三班的余同学在卡片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妈妈,您辛苦了,真的很感谢您给我这么多照顾,我以后会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不让您生气和担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溪沟街道社区工作者周伟鹏说道:“这次社区活动不仅让孩子体会了母亲的不容易,也让亲子关系更为亲密,更为重要的是,社区里的居民能够走出家门,和其他邻居一同参与活动,一个个小家庭也越来越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的陈纬老师看来,“此次活动以生命教育为契机,街道、社会服务组织、社区、社工大范围和全方位的联动,还整合了学校的资源和志愿者的资源,是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方面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服务形式新颖有趣,是重庆社会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各方联动整合能力提升的表现。”

分享到